带着警花闯三国_第25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8节 (第4/6页)

  马芸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第一时间更新满意地说道:“很不错。如果将这种新式织绫机的操作传授给其他人。困难不困难。”
  马钧欠身说道:“这种新式织绫机非常容易学。尤其是使用过旧式织绫机的人。只要一点便透。小民父亲早亡。全赖母亲抚养长大。家母便是以织绫为生的。小民常常见到母亲织绫时累得满头大汗。两个多月才能织好一匹绫锦。便有心对织绫机加以改进。如今家母使用的便是新式织绫机。收入比过去翻了好几番呢。”
  “呵呵。想不到你还是个孝子。”马芸点了点头。又拿起面前的那份清单看了一遍。当即拍板道。“向大人。孔大人。依我看。接下來的‘作品’当中也沒有什么真才实料。这次工科考试就到此为止吧。马钧就是今次工科考试的壮元。我还有意让他出任工部右侍郎一职。你们意下如何。”
  听了马芸的话。马钧又激动起來。结结巴巴地说道:“小。小。小民。多。多。多谢夫人。”
  孔文现在一心扑在造纸事业上。对于官职之类历來不发表自己的看法。向朗却皱眉说道:“启禀夫人。属下以为有些不妥。还是等主公回來再议吧。”
  那个年代要想当官。可不只是有才学就行的。还要考究你的品行和相貌。马钧品行上沒有什么问題。只是这口吃的毛病。那便和残疾差不多。长得稍微丑一点。尚且难以谋得一官半职。何况是残疾呢。
  马芸却看出來了。马钧虽然不善言辞。但是一谈到他的发明。却连口吃的毛病都沒了。就像后世有些人。虽然说话结巴。但唱起歌來不仅不结巴。而且十分动听。她是惜才之人。像马钧这样的大发明家正是刘欣所需要的。就算刘欣在这里也会同意自己的决定。不由摆了摆手。说道:“此事无须再议。你们主公那里自有我去和他说。”
  很快。考试结果便公布了出去。新任工科壮元马钧披红挂绿。夸街游行。研究院随即将马钧发明的新式织绫机作为最重要的民用商品列入推广计划。
  这场工科考试只进行了半天便结束了。许多排在后面的考生中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都沒有。虽然十分遗憾。但是通过研究院的宣传。他们也渐渐懂得什么样的“作品”才有机会获得考官的认可。这为今后的工科考试奠定了一个正确的方向。未來的若干年内都将促进大汉科技水平的提升。
  第一天的工科考试就发掘出了马钧这样一位重量级的人才。令马芸格外地兴奋。原本不打算参加武科考试的她也出现在了第二天武科考试的考官席上。
  l
  第657章轻松过关
  马芸出现在考场当然不是做主考官來了。她对于军事懂得不多。自然不会做出外行指挥内行的事情來。她只是來旁听的。真正的主考官是参加大汉讲武堂第一期高级研修班的那八员大将。这八个人都是身经百战。又经过高级研修班几个月的学习。无论是个人武艺还是指挥才能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再沒有比他们更合适的主考官了。
  今年的武科考试沒有像去年那样考什么兵法。去年的那场考试让大家都想明白了。这些考生并沒有经过真正的战场。即使读了几本兵书战策。也只能算是纸上谈兵。还不如直接來点真格的。所以。今年的考试只有三项内容。骑术、箭术和武艺。分两天举行。因为许多武夫本來就沒有多少文化。而今年又不用考兵法知识。对于大多数人來说。这绝对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报名的人也就比去年多了许多。并且既有汉人。也有蛮族人、羌人和匈奴人。
  荆州一带已经地处南方。马匹是稀罕物件。普通人的骑术都不会好到哪里去。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刘欣已经占了司隶和凉州。甚至连整个匈奴草原都在他的掌控之下。不缺战马。更不会缺少好的骑手。
  上午进行的是第一项内容。。骑术考试。参加考试的异族人并不多。但匈奴是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骑术却是他们的强项。这其中就有呼厨泉的儿子塞克台。
  塞克台生得膀大腰圆。力大无穷。在草原上也是赫赫有名的少年英雄。是草原少女心目中的偶像。而他胯下那匹雪青马也是草原上数一数二的骏马。对于这场骑术考试。他是志在必得。一定要夺魁的。
  不过这里是在襄阳。塞克台的出场并沒有迎來欢呼和掌声。反而惹來嘘声一片。塞克台一提缰绳。那匹雪青马在校场上接连做了几个颠马动作。姿势优美、花样繁多。第一时间更新塞克台无论马儿如何蹦跳。他始终端坐其上。果然做到了人马合一。校场外的观众顿时安静了下來。
  就在塞克台志得意满的时候。一个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