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八章 三字经 (第2/2页)
乘着战马,李孟羲寻到教书先生们车队去了。 教书先生都是从民夫中找到的,黄巾流民是怎么样,教书先生就是怎样的,也是一个个衣衫褴褛的,放在人堆里看出来那种。 但如今,被授予了教导之职,这些教书先生,坐在车上,每个车上,同载五六七八个小娃娃,先生们虽衣衫褴褛,但引经据典的教小朋友们知识时,别说,还是有那么些风度的。 李孟羲趋至一辆马车前,教书的先生是个须发皆白的老人,见李孟羲来了,朝李孟羲拱了拱手。 李孟羲在马上,探身拱手回礼。 “先生自便,某是来看看。”李孟羲说着。 随后,李孟羲就在旁听了一会儿。 他听出了究竟,先生在教小朋友史记,因为李孟羲听出了楚汉争霸的内容。 李孟羲欲言又止,教历史无法,但是,小朋友们接受能力有限,教历史,你得能用浅显易懂的话讲给小朋友们听,不能直接就把史记背给小朋友们的。 “打扰。”李孟羲在教书先生说话的空档,出言打断。 “我这有启蒙之学,以才来教导孩童,比史记更好。”李孟羲说到。 自古文人相轻,李孟羲还怕打扰了先生教书,人家不悦,没想到,李孟羲一说,有蒙学,老先生几乎要站起来了,抬头一脸惊讶的看着李孟羲,请李孟羲放手教娃娃们便是。 李孟羲也不推辞,想了一下,开口诵到,“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 幸好,小时候,学过三字经,也背过,至今仍记得。 李孟羲从头到尾,把三字经背诵一遍,车上,老先生听得面露惊讶,嘴巴微张,摸着胡子的手,许久未动了。 待李孟羲把三字经背完,老先生许久才反应过来,然后有些不好意思的搓着手,“军师,能,能再背一遍不,老儿没记得住。” 在古代,学习艰难,但有求学的机会,必会珍惜无比。 李孟羲便又把三字经背了几遍。 待老人如饥似渴的把闻所未闻不知出于何种典籍的三字经给默记下来,李孟羲就说,先用三字经让小娃娃背着。 待过段时间,等偏厢车做出来,再教写字不迟。 临时想到,三字经很适合来当做小朋友们的开蒙读物。 安排好了一辆车之后,李孟羲再去第二辆车,同样,把三字经一小段教给了车上的教书先生。 接着,去第三辆车,第四辆车,第五辆…… 然后,等把三字经传授给所有的二十个教书先生之后,天空依然飘飞着雪花,天气寒冷,但是,在辎重队,有一队长长的马车,马车上,大大小小的小孩子们,孩子们或许不懂三字经的意思,但是,大声的你争我抢的都比着看谁的声音大,比着在背诵。 朗朗书声,传出很远,引人频频侧目。 —— ps:出了点事,涉政了,要被迫完结了。 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