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墨桑 第78节 (第2/2页)
。 这一阵子,大盛要多辛苦点儿,你记着,一定要好好跟着先生念书,往后要想有出息,想多挣钱,没学问可不行!”邹旺笑看着一脸兴奋的汪大盛。“还有,等小盛过了生,四周五岁,就送进学堂吧。 小盛识字上头比大盛灵性,早点开蒙,看看能不能念出来。 这外务,要是我能接下来,咱家就能供得起读书人了!” …………………… 李桑柔写了两封信,一封递给了汝阴府的邹旺,另一封,送到了淮阳府聂婆子手里。 聂婆子脚底生风的回到家里,不等吃完饭,就说起了那封信的事儿。 “……说是让我先等到那位陆先生,还有汝阴府的邹旺邹大爷,说是陆先生和邹大爷在陈州时,让我跟着,一是有个当地人跟着,凡事便当些,二来,说是让我长长见识。 还一样,说是往后,这四府一十六县的事儿,就是我跟邹大爷搭手做,他对外,我管内,让我跟邹大爷认识认识。 等陆先生和邹大爷办好事儿,离了陈州,我就得启程,先把这四府一十六县的递铺,派送铺子,好好看上一遍,心里有个底儿。 这一个月十两银子,说是从二月一就开始算!” “那咱家这铺子,大当家的怎么说?”枣花凝神听着,问道。 “说是铺子怎么安排,让我作主。 我想着,这铺子咱得留着,手里做着,心里才有数,有什么新鲜主意,也好先在咱们铺子里试试看。”聂婆子从接了信就开始盘算,这会儿已经胸有成竹。 “咱这铺子,我想着,让枣花过去看着。”聂婆子看着聂大。“枣花念的书多,那学问,至少半个秀才,你识的字还没她念的书多,枣花也比你眼光好见识好。 要是枣花去看铺子,咱这家,还有招财,就得交到你手上,你得在家做饭刷锅看孩子。” “成!”聂大答应的极其爽快。 “就怕外头人说三道四。”枣花看着聂婆子,有几分担忧。 “管人家说啥呢!只要你不嫌弃我没出息就行。”聂大笑道。 “就是这话儿,人嘴两张皮,啥话都能说,咱忙着挣钱还忙不过来呢,哪有空听闲话儿!”聂婆子摆着下手,以示不必理会。 “那成。”枣花爽快答应。 “你看铺子,把大妮儿带上,大妮儿那笔簪花小楷,写得多好呢。”聂婆子接着道:“咱们把代写信的招牌挂出去,只要在咱们这儿寄,收五个大钱的纸钱就行,不在咱们这儿寄,一封信多收十个大钱,给大妮儿当零花。” “成!”枣花笑起来。 …………………… 二月头一天,聂婆子到城外递铺拿邮袋,就看到了金毛和陆贺朋陆先生。 傍晚,邹旺也赶到了,第二天一大清早,四个人启程,赶往项城。 中午前后到项城,下午,陆贺朋就将状子递进了项城县衙,状告顺风在项城的派送铺前掌柜赵大有侵吞帐款。 案情简单明白,赵大有辞了顺风派送铺掌柜的活,投到四海通达前,手里还收着顺风家七八天的小报钱,以及寄信款项,不多,一共才二两银子。 可赵大有之前签字画押按手印,签过一份契约。 契约里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要是辞工不做,须得在十天内,到递铺清交代收的钱款,十天内没去清交的,之后,每隔十天,这欠的钱,就翻一倍,从腊月辞工到现在,算整数,也有五十天了,去掉十天清交期限,这二两银子,也翻了四翻,成了三十二两银子。 项城县令对着陆贺朋这位明显极精刑名、见识不凡、来历不凡的告状人,这案子又极其清楚明白,当时就判下来了:赵大有须按契约赔银子给顺风。 赵大有却极其光棍,梗着脖子,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三十二两银子赵家拿得出。 赵大有从接手做顺风派送,接着从顺风到四海通达,这几个月赚的银子,加上到四海通达给的赏钱,没有三十两,小二十两是有的。 可赵大有舍不得! 而且,凭啥? 不还钱就得戴枷示众,三十斤的枷,枷十天。 赵大有年过五十的人了,一辈子没干过重活,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三十斤的枷,别说十天,五天他都难撑下来。 项城县令苦心婆心,劝了一个多时辰,陆贺朋也后让一大步,三十二两银子,还二十两就行。 赵大有咬紧牙关,只肯把那二两银子拿出来,别的,多一个大钱都是讹诈,宁枷死不拿钱。 项城县令劝的口干舌燥,赵大有硬着脖子寸步不让。 他就不信,为了二两银子,他们就敢害了他的命? 陆贺朋和金毛,邹旺,以及聂婆子出来衙门,看着两个衙役推出赵大有,给他套上枷,再锁到八字墙前。 “他撑不过十天。”邹旺看着站了一刻来钟,就一脸痛苦的赵大有。 “到那边喝杯茶吧。”陆贺朋沉着脸,示意八字墙斜对面的小茶坊。 四人进去,靠窗坐着,看着对面重枷下的赵大有。 “这样的事儿,咱们该怎么办,大当家的交待过没有?”抿了半杯茶,陆贺朋看着金毛问道。